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动态 >
县区动态

市、县人大代表汪爱斌:党建引领产业兴,文化助推富乡村

发布时间:2022-05-18     阅读次数:

  五月的望江大地万物风华,枝繁叶茂,田野一片葱绿,处处呈现勃勃生机。走进望江县太慈镇慈湖村,只见散布在岗间平畈的水稻田内栽插的秧苗全部活棵泛绿,成片的油菜菜荚饱满缀满枝头,株株沉甸甸的油菜成弯腰状,预示将又是一个丰收年,上百亩生态茶园已完成春茶采摘,正静待修剪养护,据慈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市县人大代表汪爱斌介绍:“慈湖村茶园坚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全部采用人工锄草、施用农家肥,并已创出自己‘慈湖茗香’的品牌,茶园不仅安排村民务工创收,还提振了集体经济,采摘季村民吟唱采茶歌、跳起采茶舞,也成为游人打卡网红地。”

  慈湖村地处望江太慈镇西部,济广高速穿村而过。在2013年以前是全县闻名的贫困村、后进村、集体经济的空壳村,穷乡僻壤,那真是:走的是羊肠小道泥土路,干的是土里刨食无收入,领头的(村委)软弱消极随大溜,村民是人心涣散成刺头。时值济广高速征地拆迁,村民多次阻挠施工,干群关系·对立,矛盾较多。为此镇党委、政府专门号召本村在外经商较为成功的汪爱斌回乡担任村第一书记,临危受命的汪爱斌充分发挥商人眼界宽、思路活的特质和自己祖辈、父辈曾为民服务多年的优势,坚持从解决村干威信不高、群众信任度低入手,从化解征地矛盾、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抓起,打一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翻身仗。

  党建引领,凝聚人心“树正气”;曾获全县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安庆市最美人大代表、连任两届市人大代表的汪爱斌上任之初,就坚持强党建固根本,要求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标准立起来、形象树起来,要切实做到实干树形象、担责做先锋。他自己率先垂范,天天早出晚归跑现场,夜晚走村串户找村民聊天、谈心,看准的问题、政策许可的事当场定、立即办,有次晚间为解决高速下穿联络道事宜,不慎车子滑进沟里,是村民听信后帮忙把车抬起来的。真是他和村两委成员准确把党的政策方针贯彻落实到村民心中,真心为村民解难题、办实事,坚持以心换心、以自律树正气,才更好地赢得村民的支持和拥护,汪爱斌连续三届以全票连任村党组织书记。其他党员以他为标杆,坚持一心为民、务实干事、践诺守信,在脱贫攻坚、改水改厕、疫情防控、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中奋勇争先,示范担当,让党徽在田间地头闪光、让党员形象在村民心中回放,全村先后有十二名党员受到县市级表彰,一名党员获得省级表彰,如今的慈湖村党建触角遍及村村落落,党员骨干成为村发展振兴的主心骨和活力源,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多措并举,产业兴旺“奔富路”;乡村要发展,产业是根本;村民富不富,关键靠项目。慈湖村远离城区,无资源无特产,村两委坚持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先后将无偿占用的当家塘、山场、公有住房收归村里对外发包,流转村民土地近千亩,先后发展种植油茶600多亩,开辟茶园种植生态茶近200亩,还组织致富能手新建黄桃、蓝莓、桑葚采摘园,多措并举、多元发展,村民就近参加场园务工生产,既满足种植用工需求,又增加务工村民收入每年2万余元。在脱贫攻坚中慈湖村坚持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注重种好田园、兴好菜园、建好果园、育好茶园,通过支部+群众、能人+贫困户等模式,抱团发展、借力发展,2018年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80万元,良好的产业带动和卓有成效的发展举措,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的发展成果,慈湖村先后获得安徽省扶优培强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安庆市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安徽省社会治理创建示范村、全国综治平安创建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文化传承,慈湖书院“育新风”;慈湖村为元代八大名儒之一、理学大家王幼学的故里,并因先生在此创办“慈湖书院”而闻名,600多年来“孝慈仁爱”的理念代代传承,孕育了“书香墨韵、厚德向善”的文化底蕴。进入新时代,慈湖村党总支按照“党建强村、生态立村、文化兴村、产业富村、孝爱满村”的发展思路,着力建设生态慈湖、花海慈湖、书香慈湖,每年组织进学校、到村组宣讲慈湖文化内涵,弘扬新时代核心价值观,打造承载历史、传承教育文化的交流基地,先后组织开展了“金色红歌献祖国、油菜花海满慈湖的空中快闪”活动、“游慈湖书院、品墨海书香”“走进自然、亲情采摘”等旅游观光活动,开拓新时期富民惠民新路。

  生态发展,精心打造“示范村”;慈湖村两委一班人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根本,致力让荒山披绿、让湖塘常清,先后建造生态林2000多亩,兴修当家塘56口,建设小二型水库5座,32公里长水泥道连起全村37个村民组,主干线全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让慈湖的夜晚也像城里一样充满光明。

  如今的慈湖村正按照五个目标要求,全面强化党建引领,继续推进省集体经济发展扶优培强示范村、全国综治平安创建示范村建设,着力把慈湖建设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新样板。(陈文革、田荣、鄢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