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动态 >
县区动态

太湖县北中镇人大:听“民声”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4-04-26     阅读次数:

  时下,正是春茶采摘最忙的季节。太湖县北中镇是安徽省茶叶“一镇一品”示范乡镇、安徽省茶叶加工聚群示范乡镇,全镇茶园面积达4万余亩,现有茶叶生产经营主体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69家,其中茶叶加工生产企业32家。目前,各个企业为招聘季节性“采茶工”而发愁。

  今年以来,太湖县北中镇人大围绕“产业强镇、文旅兴镇、开放活镇、生态立镇”四大战略,结合如何做好“茶香北中”这篇大文章,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到企业开展听“民声”解“民忧”活动,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从满足“一个人”到满足“一群人”等方面入手,为企业优环境,为企业办实事,聚力打造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的大平台主渠道,树立人大代表的新形象。

  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

  太湖县北中镇人大组织代表到各企业进行调研座谈,逐个掌握各企业的基本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和诉求。将各企业的意见建议和诉求逐个进行登记,分类汇总,形成工作台账,细化为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措施“三个”清单,做到“一企一策”“一企一案”,把脉会诊,分类指导,逐个将问题做到“日销号、周碰头、月反馈”。建立了人大代表与蹲村镇干、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联合包保企业长效服务机制,按照代表“属地管地”“就地就近、便于集中服务”的原则,推行“网格化”新模式,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联、问题在格中处理”,推出“帮办代办”“四送一服”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打破传统在大厅“坐等”服务模式,解决企业“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等脱节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太湖县北中镇人大组织代表开展听“民声”解“民忧”活动4次,深入企业走访36家,累计解决企业反映采茶用工短缺、资金周转困难、茶厂用电不稳定及茶叶加工机械陈旧需更新等问题50多个,变群众少跑腿为代表多上门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当好企业的“代言人”“知心人”“贴心人”。

  满足“一个人”到满足“一群众”

  如今,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需照顾老人和小孩,没有班上,家庭生计缺零花钱,而各个企业急需大量“采茶工”,但是用工又难招,如何处理这一对矛盾?太湖县北中镇人大在组织代表调研时发现这一问题后,便集中力量,从企业招收“采茶工”这一棘手问题入手,广泛宣传、广泛发动。在“茶香北中”微信公众号及时将各企业需要“采茶工”数量、工资待遇等信息进行发布,与此同时,还要求各位代表、各个村在群里大量转发,并结合乡村振兴夜校,开展“户户敲门”行动,介绍企业基本情况及招工待遇,发放招工简章,把政策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几天前,家住太湖县北中镇望天村柏术组村民吴焱星,听说本镇罗山村北银白茶公司需要招收大量“采茶工”这一事,他在本村村民工作群里进行反映,因自己年龄偏大,又不会骑摩托车,但去本镇罗山村北银白茶基地采茶有20余里路程,很不方便。太湖县北中镇人大得知这情况,及时与北银白茶公司负责人和马嘶代表联络站负责人进行联系,要求马嘶代表联站与望天片区村“两委”干部,对群众需要到各企业做“采茶工”的人员,开展全面摸查登记。接到太湖县北中镇人大“交办单”,代表、村“两委”、企业三方联动,很快统计了具体采茶人员名单。事后,对“采茶工”人员除安排车辆专门接送外,还统一购买了保险,不仅使采茶群众的安全得到保障,还极大方便了采茶群众。这样的好事,一下子就带动了该镇望天村柏术组10余户农村留守人员报名参加了北银白茶公司做季节性“采茶工”。据了解,该镇望天村柏树组吴先进一家3口人在北银公司做“采茶工”,仅采春茶就获得劳务工资报酬达2万多元。

  太湖县北中镇人大为望天村柏术组“采茶工”提供方便服务,仅是全镇的一个缩影。太湖县北银白茶公司总经理赵有富介绍,凡是到我企业来采茶的工人,需要接送的,一律安排车辆接送,并且中午提供免费的工作餐,路途偏远的还可以安排住宿。太湖县北银白茶公司这一做法,在北中镇人大的推动下,使季节性“采茶工”在各个企业进行普及推广,帮助各个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太湖县北银白茶公司这一家企业,自春茶开始采摘以来,每天就带动当地留守妇女就地就近就业达200余人,50余天共支付茶农劳务工资报酬150多万元。太湖县北中镇人大由满足“一个人”到满足“一群众”,直接服务茶农5000余人。

  “镇人大推动由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满足‘一个人’向满足‘一群人’转变,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坚决做到民有所呼、我必呼应。”太湖县北中镇人大主席徐远亮说。下一步,该镇人大将通过举一反三,破解惠民政策“落不细”,为民服务“跟不上”,群众意见“上不来”等问题,在广泛集民声、快速解难题、跟踪抓督办、源头大治理上下功夫,系统构建具有太湖县北中镇人大特色的“民声呼应”高效工作体系,促进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吴承钺、朱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