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机关工作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关于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5-10-29     阅读次数:
 
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
2015年10月28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市是安徽省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市之一,正处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矛盾日益显现。为进一步掌握全市养老服务业建设情况,9月16日、17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率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城区,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安庆市福寿苑、市第一光荣院、安庆市社会福利院杨桥院区实地查看养老机构建设情况,分别召开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相关养老机构负责同志座谈会,对我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方面的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有了一个比较客观地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自2014年8月我市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以来,各级政府坚持问题导向谋改革的科学思维,围绕改善民生抓改革的民本理念,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服务体系,养老事业正加快转型升级。
(一)领导重视,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先行先试
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建设,主动申报并被确定安庆市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自我加压,着力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市长魏晓明亲任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领导、协调全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市政府将养老服务业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研究推进试点工作,完善养老公共服务规划,制定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方案。对养老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并勇于实践。
(二)合理布局,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发展
各级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下,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经过多年建设,呈规模化发展。市社会(儿童)福利中心经过设计规划建成,是全市社会福利社会化示范养老服务中心。县级社会福利院、公办老年公寓是各县养老服务的龙头。县、区乡镇建有中心敬老院,城乡社区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社区建有幸福院,由政府主办或补助兴办的公益养老机构覆盖绝大部分村、镇。32个民办养老机构先后成功运作,是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有益补充。强化引导服务,全市专业社工机构增加。中国品牌养老服务公司万众和成功引进,将会对全市养老服务业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改革创新,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
市政府借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推动养老服务业改革创新。一是启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体制改革,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推进合作共建或公建民营运营模式,改善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条件,提升养老服务业服务水平。试点效果好,激发了养老服务市场活力。二是普遍建成的社区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幸福院能借助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留守老人、高龄老人提供日间、短期照料服务,提高留守老人、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拓展居家养老的空间。三是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提供“三无”老人、失能老人、“五保”对象居家养老等送餐、精神慰藉服务,托底保障延伸。四是政府购买“五保”对象意外伤害险和养老机构责任险,提高社会养老保障能力。五是拓宽养老服务内容。部分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需求,实现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六是部分养老机构尝试运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建立一定范围老人健康状况的电子档案,打造网络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利用终端设备,做到随叫贴心服务。居家养老迎来互联网+服务新模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方合力推进力度有待提高,养老公益意识有待增强
近年来,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而我市相关意见仍在起草酝酿之中,制约我市养老服务业改革创新力度。少数干部及有关部门养老公益意识有待增强,一些相关养老优惠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经营模式还须创新,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二)养老机构空床率偏高,养老市场开发不足
由于大部分养老机构建设都停留在低端水平,仅能提供老有所养的服务,养老机构对多样化养老需求吸引力不大,导致空床率偏高。地区经济发展不强,又缺少资本的支持和慈善界的帮助,仍有许多老人没有经济能力入住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利润不高,开发市场的积极性偏低。
(三)社区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不足,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多为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社工人员少,养老服务质量不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4050人员,文化程度和医护水平较低,专业护理技能有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一)深化认识,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理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全局性的认识,抓住试点机遇期,加强制度设计,加大投入,促进市场培育,促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将公益型的养老事业拓展为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并举,发展为民生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亮点。
(二)多元发展,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
市政府要加强规划和引导,优化布局,全市建成网格化养老服务体系。要建立公平、公正、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机制,探索运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元化资金投入和经营方式。政府要鼓励市、县、乡、社区医院向养老护理服务延升,着力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服务。要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全市老年人电子档案,引领社会组织快速发展互联网+服务模式,开启养老服务新局面。
(三)强化责任,提升全市养老服务水平
政府应及时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导全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应加强对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制度督察,切实保证土地、补助、税费等相关养老优惠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要强化宣传,转变养老传统观念,营造多样化养老的社会氛围;要注重市场开发,拓宽服务内容,形成养老服务产业链。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支持社区和社会组织提供应急救援、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打造居家养老与社区照顾、上门服务紧密结合的养老模式。在市场化运作和分层、分类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政府更要担当托底责任。要引导大专院校设立养老护理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教育培养更多养老护理专业人才。要加强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