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菊云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相关领域的市人大代表和民宗侨外工委委员,先后赴望江县高士镇外国人管理服务站等地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外籍人员管理和服务、外籍人才引进及在宜工作生活情况,听取市公安、外办、教体、民政、科技、交通等部门有关情况报告,研究提高外籍人员管理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思路举措,推动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效
一是畅通外籍人才来宜通道。市科技部门开辟高端外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采取承诺制方式,实行容缺办理。支持企业强化与外国专家项目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境外人才项目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引进更多外国专家。2022年以来,安庆市共引进外国专家数量居全省第2位。通过实施境外人才项目,安庆帝伯格茨活塞环公司与美国辉门公司合作研发的莱氏体珩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全面替代进口。
二是优化外籍人员来宜服务。市出入境管理部门建立入境快捷通道,对申办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实行并联办理,实现外籍人员就业手续“一窗通办”。市教体局协调安庆高崎小学、安庆外国语学校韦伦幼儿园等为在宜工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服务。市人社部门积极落实省政府文件要求,为身份合法的外籍新娘提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疫情期间,市外办帮助环新集团、国轩新能源、金张科技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解决外籍人员入境难题。
三是强化外籍人员在宜管理。市教育部门围绕加强和改进外籍教师、学生管理工作,帮助安庆师范大学制定《外籍专家、教师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国际学生管理规定》,指导安庆外国语学校出台《外籍教师教学工作管理条例》《外国专家安全管理制度》《外教宿舍管理条例》等。市公安部门对申请来宜居留的外籍人员加强实质性审查,将常住外籍人员纳入实有人口管理,建立个人档案,并定期走访,确保外籍人员在宜居留期间得到及时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引进外籍人才激励扶持政策缺乏。近两年,尽管我市外籍人才有所增加,但总量仍然不大。截至4月底,在宜就业的外籍人员与省内合肥、芜湖、滁州等市相比,仍然差距较大。调研中,市公安、科技等部门都反映,我市一直以来都没有针对外籍人才在宜就医、体检、子女就学等建立统一指导规范,也没有出台专门政策加强对外籍专家等高端人才的招引和服务。省内合肥、芜湖市都在医疗方面为外籍人才开通了绿色通道,有外国专家定点医疗窗口,也有引进外国专家的激励政策。另外,调研走访时一些企业反映,城区外籍人才相对比较集中,但缺乏交流平台,市级层面组织外籍专家人才活动也很少,导致他们对安庆认同感和融入度不高。
(二)涉外风险防范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涉外婚姻风险较多。调研发现,我市常住外籍人员中,外籍新娘占比达86%,且主要以老挝、越南、柬埔寨、缅甸等毗邻国家外籍新娘为主。这些涉外婚姻多数发生在农村地区,由于双方家庭经济都比较贫困、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极易出现违法事件,成婚后也容易引发家庭矛盾,逃婚、骗婚现象时有发生。二是邀请外国人来华工作存在骗单风险。市外办根据企业申请出具外国人来华工作邀请核实单时,信息来源主要来自文来文往,对其主要业务范围、经营规模、与外方合作情况等很难做到一一核实。后疫情时代,随着外国人入境政策调整和企业需求的增加,外国人来华邀请工作存在一些单位恶意骗取核实单、买卖核实单的风险。
(三)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不够健全。在外籍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中,主管部门是公安局,同时有外事办、科技局、教体局、人社局、民政局等部门作为参与管理单位。从调研情况看,全市外籍人员管理工作还没有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这些涉外管理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管理上没有形成合力,容易出现外籍人员漏管或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如公安部门反映,一些短期来宜工作、旅游的外籍人员,如果居住在居民家中或工厂宿舍,又没有主动到公安部门办理临时住宿登记,公安部门就很难掌握其在宜状况。如税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对在宜就业的外籍人员征收个人所得税时,由于很难准确掌握外籍人员入境、在境内逗留时间等信息,无法确保相关税源“颗粒归仓”。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开放力度,大力招引人才。一要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外籍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下大力气、出真金白银,大力招引外籍专家和技术人才,加快打造新时代人才聚集高地。二要学习借鉴省内合肥、芜湖等地先进经验,制定出台从安居就业到子女就学,再到看病就医的一揽子保障措施,打消外籍人才“后顾之忧”,让外籍专家人才不仅引得进来,而且来了就不想走。
(二)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化解风险。一是加强涉外婚姻管理。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农村基层群众自觉规避涉外婚姻中非法介绍、非法居留、非婚生子等行为引发的法律、经济和家庭风险。要进一步发挥村委会、妇联等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作用,协助解决涉外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市外办要加强对外国人来华邀请工作的审核把关,通过计划预报、跟踪反馈、排查清理、不定期走访、定期核查等延伸管理手段,严防骗取、买卖邀请函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完善申办企业“白名单”制度,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加强工作协同,发挥部门合力。一是建立外籍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由政府牵头,公安部门主抓,相关部门参与,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二是构建外籍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市县之间、部门之间、部门与涉外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同,提升外籍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质效,更好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