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安徽经济报专版宣传我市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安庆样板”

安庆人大
2023年07月17日 12:43
图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GUIDE

编者按


近日,安徽经济报专版报道《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安庆样板”》文章。报道原文如下:

图片



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安庆样板”

图片

图片


迎江区:“六个一”打造“迎江模式”

在绿地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安庆市迎江区人大代表、社区的党委书记洪向阳告诉记者:辖区人口多、行业多,社会面问题和矛盾也就比较多,给社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增添了难度。随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和推进,实践点逐渐找到了破解这一课题的新思路新方法,那就是用民主方式方法为基层排忧,为居民解难,为发展助力。今年到目前为止已走访了1100家商企,大力宣传政府惠企政策,协助企业办理易信贷,协调解决反映路面破损、车辆乱停放等问题。


图片


据迎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先为介绍,迎江区共有10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10个代表之家、5个代表工作室。2022年以来,迎江区人大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的建设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实施“六个一”工程走出了“迎江路径”,形成了“迎江模式”。


出台一个方案,即《迎江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切实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让实践点建设有了方向;明确一条主线,即“服务发展、服务治理、服务选民、服务代表”这一主线,让实践点建设有了抓手;创新一种方法,即“1+N”工作法,让实践点建设有了依靠。畅通一个渠道,即“一月一建议”,让实践点建设有了支撑。创新一个平台,即“迎江人大”智慧履职平台,让实践点建设有了助力;建立一套机制,即制定了规范的工作流程图,规范完善各实践点民主议事制度和驻点代表轮值制度,建立区委领导、区人大领导到区人大工委及各级人大代表三级联系指导实践点工作机制,建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让实践点建设有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个服务”中,涌现了很多示范典型。如绿地社区实践点利用人大代表整合金融资源,经常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长风乡高嵩村实践点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民主方式,规范了村部经济的发展;宜城路街道南水社区实践点通过“马大姐”工作室这一民主平台,破解少数民族聚居地治理难题;宜城路街道钱牌社区实践点通过“钱牌说事坊”这一民主议事平台解决了路灯改造、充电桩安装、停车位划分等百姓关心的事……


太湖县:“智慧人大”打造履职“直通车”


7月7日上午,省人大“市县人大行”采访调研组来到太湖晋熙镇晋阳村、萧子陶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详细了解实践点建设情况以及“智慧人大”平台发挥作用情况和特色亮点做法。在这里,记者深深地被太湖县人大常委会、各级人大代表、各实践点创新的工作方法、忘我的工作激情、为民的工作作风所感动、所折服。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太湖县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寻求突破,不断改进传统的工作模式,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2022年,太湖县人大上线了“智慧人大”代表履职系统,打造“理论学习、工作监督、民意直通、活动开展”四大平台,密切了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进一步提升人大工作新水平。

图片


“智慧人大”上线后成效如何?太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加生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智慧人大”平台共推送代表学习资料48期,全县人大代表通过平台提出建议6918件,发起活动1210场次,代表报名参加活动9921人次,推动解决民生实事5392件,全面开启了代表履职、服务群众的新模式。


“群众有呼声,代表见行动”。据晋熙镇人大代表方献娇介绍,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太湖晋熙镇晋阳村基层实践点打造“明朗之窗”,结合“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收集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代表建议;结合乡村振兴夜校、送法进万家等活动,广泛开展调研,针对群众普遍关切,集中处理反馈、协商办理;每月10日,安排代表轮流值班,接待群众来访,听取群众对城市建设、征地拆迁、环境管护、电动车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的意见建议。组织代表开展走访调研,召开业主会议,收集居民需求,助力汪洋安置小区成为全县首个“业主自治”管理安置小区。组织代表入户走访,收集意见,找出问题,化解矛盾,助力105国道晋阳路段拓宽工程高效征地拆迁、皖河治理(汪洋河段)项目快速实施。

“萧子陶艺教科文卫类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是2022年4月设立的,旨在突出工作主题,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广泛开展民主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促进工作、推动发展、造福民生上来。”安庆市十七届“最美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张云华告诉记者,为促进市县教科文卫工作的开展,优化文艺创作环境和文旅发展,实践点通过走访、调研,为市教育和文艺事业建言献策,推动市政府出台人才培养政策。围绕本行业工作实际,提出“依法保护散落的民间古建筑”“减轻教师教学外任务”等建议;所提议案《关于加大我市传统文化保护力度,提升影响力》被市人大列为重点议案,建议正在落实。实践点组织代表提出“一月一建议”共70条。

目前,太湖县人大通过“智慧人大”平台和实践点的建设,实现了“看有氛围、说有内容、听有印象、写有亮点”;实现了基层工作规范化、重点任务特色化、实践方式多样化,在10个市级实践点和16个县级实践点,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潜山市: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惠民生”

7月7日下午,省人大“市县人大行”采访调研组最后一站来到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这里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森林乡村”“中国幸福村”“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省级生态村”……这里的党建工作“一抓双促”黄铺经验被作为省委1号通报全省推广,这里的村党委书记王绍南同志当选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图片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如何把黄铺村建设好、发展好?如何为为村级发展作好表率?这既是群众的重托,也是人大代表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村党委书记王绍南告诉记者,从我做起,从村“两委”班子成员做起,发挥人大代表、村“两委”班子的示范作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建立最公开的议事制度,将“四议两公开”进行拓展,探索“五议三公开两参与”群众工作法、“三对三通”工作法,增加了党员议事会初议、实施过程公开和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环节,全方位全过程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同时,实行“党建引领、村社一体、村企共建、多方共赢”的发展路径,村集体成立了合作社和农林公司,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累计发展花卉苗木、油茶等特色基地1.5万亩,村集体经济收入多年保持300万元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国人大代表王绍南围绕乡村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走访调研,提出意见建议。如,农村养老与城市养老如何结合解决问题,王绍南提出鼓励在有条件的中心村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把农村闲置农房改造成养老设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城市老人到农村也可发挥余热,助推乡村振兴和文化振兴。王绍南认为乡村振兴,人才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他多次反映人才振兴问题,既要从“上”想办法,把人才“放下来”,因村制宜配发展人才;又要从“外”想办法,把人才“请进来”,因业制宜招技术人才;更要从“内”想办法,把人才“稳下来”,因地制宜育乡土人才,特别是要稳定村“两委”干部队伍,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村级干部干事创业。“这些建议,都得到有效采纳。”王绍南自豪地对记者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安庆人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