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江淮法治|安庆人大:民主花开正芬芳

安庆人大
2023年08月15日 11:24
图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GUIDE

编者按


日前,《江淮法治》刊载《安庆人大:民主花开正芬芳》文章,推介安庆市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典型做法。原文如下:

图片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庆人大见行动。2021年年末,安庆市人大常委会谋划启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建设工作,打造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安庆样板”。如今,100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犹如100朵“民主之花”绽放在宜城大地上,吐露着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芬芳。


民主实践的创新平台

为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启动100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建设。“建设100个基层实践点的目的,就是让人大‘四权’行使的各方面工作能全方位听到人民群众的声音,全过程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通过民主参与人大工作具体地、现实地得到体现。”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说。 


建设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建立起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和10个工委分片到各县(市、区)进行指导,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和工作研讨。同时,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也结合实际,积极支持各基层实践点探索创新,挖掘自身特色——桐城市让园基层实践点充分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将实践点打造成集桐城文化与为民服务为一体的代表工作场所;太湖县北中镇花冲村基层实践点创建“民生听民声”活动载体,通过凉亭座谈、长廊议事等机制,动员群众就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事项畅谈想法;安庆市迎江区南水回族社区“马大姐工作室”基层实践点紧扣民族团结和民事纠纷化解两大主题,助力建设“无讼社区”……

民情民意的表达平台


“在长江江豚索饵水域、抚育洲头和边滩水域、长江安庆段没有通航的支汊水域,要禁止开发建设与生态修复无关的项目。”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安庆市大观区龙山路街道荣升社区居民委员会举行的立法听证会上,市民耿连发就制定《安庆市长江江豚保护条例》提出意见。


为全方位发挥基层实践点的“耳目”作用,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渠道,安庆市人大常委会推深做实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奔赴基层实践点、基层实践点辖区群众奔赴权力机关“双向奔赴”工作。


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在拟定“一要点五计划”、制定《安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以及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工作和活动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有关工作机构都到相应的基层实践点开展调研、听取意见,共召开座谈会17场,收集意见建议879条。另一方面,基层实践点辖区群众在人大代表的组织下,依法有序参与各项人大工作。目前,基层实践点辖区群众共列席(旁听)人大会议、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各项活动612人次,群众提出的27条立法建议被吸纳到了《安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安庆市养犬管理条例》等法规中。


急难愁盼的化解平台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对于这一点,安庆市迎江区龙狮桥乡绿地社区居民丁雪玲有着切身体会。


“家里老人不会骑电瓶车,这附近又没有公交站,出行十分不便。”对家住晴岚路的丁雪玲来说,出行难一度是她和周边住户头疼的问题。当得知社区建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时,丁雪玲来到这里反映了自己的诉求。了解相关情况后,在绿地基层实践点的区人大代表洪向阳第一时间向区人大常委会上报,形成问题清单,转交区住建交通局处理,最终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在晴岚路新增了公交站。“我们盼望已久的公交车开通了,向基层实践点反映问题真管用!”丁雪玲高兴地说。


“老百姓之所以热切欢迎基层实践点,是因为实践点真正做到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正如迎江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所说,去年以来,安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该市的1万余名五级人大代表进驻基层实践点,开展“一点一特色”接待群众和进住户访居民、进企业访职工、进市场访主体“三进三访”活动,实现代表常驻、群众常来、互动常做、意见常提、实事常办。依托“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各级人大代表共提出民生建议90024件,办结率85%,满意率99.7%,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有难事就找基层实践点”正成为越来越多安庆市民的共识。


基层治理的服务平台

“黄铺是个泥巴岗,泥土板结禾不长,三天不雨苗发黄。”这句民谣是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曾经的真实写照。可如今,当记者来到这里,只见连片的农田一望无际,油菜、油茶、花卉苗木生长茂盛,村庄干净整洁、处处是景。“以前这里是一个人心涣散、负债累累的‘问题村’,现在变成了经济富足、乡风和谐的‘明星村’,还被确定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全国人大代表、黄铺村党委书记王绍南自豪地说。


黄铺村的变化,处处闪现着民主的光芒。


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去年以来,黄铺村在全省率先实行“小田变大田”试点。“小田变大田”变的是农户的田,如何获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黄铺村建立“五议三公开两参与”机制,将民主贯穿于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工作的各环节和全过程。


在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过程中,从项目地点的确定到项目设计,通过村党委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议事会初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广泛征求意见,层层审核把关。项目实施过程中,组建由包片村干、村民代表、“五老”乡贤等人员组成的项目实施监管小组,与专业监理单位一起实行“双监管”,保障工程质量。目前,黄铺村已完成1500余亩土地平整、水系联通,1942块“零碎田”变成了517块“大块田”,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谱写安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篇章,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2022年11月10日,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建设工作推进会,对推动基层实践点建设由初见成效向更高质量迈进作出部署。“今年,我们准备出台《关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安庆人大实践的决定》和升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打造示范点的实施意见,对现有基层实践点进行全面规范提升,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示范点,并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体验中心,将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城市样板的品牌打响擦亮。”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表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安庆人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