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记综述
在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展现新作为——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民宗侨外和社会建设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11 11:20 | 访问次数: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依法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关注民生改善,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努力推进民生问题解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开展民生问题监督,是推动相关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民生热点,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查、盯着问题改,让监督工作更有力量、更有效率、更有温度。

  在2023年开展乡村两级医疗服务能力调研基础上,组织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调研,形成6个方面13条意见,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1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1家县级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127个乡镇卫生院、1290个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县级医院统一管理,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使用效率不断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基本建立。

  紧盯教育领域“急难愁盼”问题,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连续3年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监督,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务实举措,改善安庆特教学校办学条件。将解决城区中小学生午餐午休问题列入监督计划,推动有关部门积极应对校内午餐午休需求增长趋势,以优质服务让学生吃好、睡好,让家长安心、放心。目前全市每天有近3万名中小学生可以就近、方便午餐,较2023年增加近1万人。开展新高考情况调研,助力新高考改革有序有效,全市高中办学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调研,更好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聚焦黄梅戏文化研究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市县联动开展《安庆市黄梅戏保护传承条例》执法检查,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依法提出工作意见,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增强法治观念、履行法定职责、落实法律责任。2024年全市开展精品剧目演出119场,创新剧目小剧场演出1012场,“送戏进万村”“戏曲名家走基层”等惠民演出2000多场,惠及城乡群众近6000万人次,“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成为安庆文旅特有品牌。

  针对我市老年人口占比高、老年化程度逐年上升的现状,开展《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聚焦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梳理问题清单21项,提出17项改进意见,以法治力量守护“夕阳红”。2024年,岳西创成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县,安庆市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优秀试点市。开展农村医保工作调研,针对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医保和医疗领域管理服务存在短板、基层医保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调研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情况,在明确用卡政策、优化用卡流程、深化社会保障卡应用方面献策。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开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提出支持宗教团体发挥作用、强化教职人员社会保障、规范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等建议,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安庆籍海外华侨代表人士列席市人代会办法,开展涉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调研,支持安庆海外侨团组织扩容增力,更大范围汇集侨智侨力,吸引海外华侨参与家乡建设,服务安庆发展。

  作出民生保障方面的决定,是法治温度最为直观的体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着力规范和保障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安庆、黄冈、信阳、六安同属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内有1600余种中药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四市人民的共同期望。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大别山“三省四市”人大作出《关于协同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定》,推动四市多层次多维度跨区域工作协同,构建中医药产业共兴、市场共建、标准共立、人才共引机制,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聚焦大型商业综合体、危化品企业、医疗养老机构等11个火灾风险较高的领域,作出加强全市重点领域消防安全工作的决定,落实科技化、智能化消防管理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金琪 王婷)

安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