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湖县人大切实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通过提升履职能力、拓宽履职渠道、强化服务保障,持续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热情和活力,有效提升了代表履职质效。
坚持培训赋能,提升代表综合素质。内引+外联并重,县人大常委会与省市人大、县委党校和县直有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邀请相关专家围绕重点法律法规、人大业务知识等进行专题培训。坚持每次在组织代表参加执法检查、代表视察、专项调研等活动前,结合活动主题邀请县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安排专题辅导。加强与省外培训基地的合作,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赴陕西延安参加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本届以来,共举办代表初任履职培训、代表联络站负责人、法治建设专题培训班3次,举办“代表大讲堂”8期。线上+线下并用。线上开发“智慧人大”履职平台,每周推送一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法律知识、先进履职经验等,方便代表网上学习。截至目前,“智慧人大”平台线上推送学习内容102期。线下通过组织代表参加调研视察、评议“一府一委两院”有关工作、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与法院旁听等措施,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举办全县人大代表法律知识竞赛,为代表征订《中国人大》《江淮法治》《人民代表报》等刊物,
坚持平台赋力,丰富代表履职方式。高标准建成以县“智慧人大”平台为中心、“家”为纽带、“站”为基础、“室”为补充、“点”为延伸的代表线上线下履职阵地体系。开发“智慧人大”线上履职平台,科学设置“民意直通”“工作监督”“代表管理”等履职单元,代表在手机端可提交代表建议、预约代表活动、开展工作监督,实现代表履职“掌上办”“网上办”“马上办”。截至目前,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平台提出意见建议21177条,办结18380条,解决了一批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打造“家室站点”线下履职平台,在全县乡镇政府、社区、村民委员会等便民场所设立15个代表之家、109个代表联络站、8个代表工作室、26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将1172名四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入家进站到点,形成了“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
坚持制度赋责,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制定《县人大常委会宣传信息工作奖励办法》,加强对代表履职风采宣传,挖掘先进典型案例,胡治权、吴义阳、张云华等代表为民履职先进事迹被《人民代表报》《江淮法治》等媒体采访报道,产生良好反响。建立代表履职评价体系,依托全县“家室站点”履职平台,按照“三个80%”原则组织开展法律宣讲、接待选民、专项调研等代表活动,激发代表履职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今年以来,依托“家室站点”组织代表开展活动1078次,有效发挥代表“平时”作用。建立激励制度,印发《评选最佳代表建议、最优代表联络站通知》,激励和推动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提高实效,并在人代会上集中通报表扬。2023年,评选最佳代表建议15条、最优代表联络站10个。(朱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