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作为全国三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之一,塑料包装印刷行业已形成规模化集群发展态势,拥有相关企业4000余家,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为强化提升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水平,日前,桐城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纳入重点监督议题,通过调研、审议等一系列监督举措,为筑牢全市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防线贡献人大力量。
调研组先后深入新渡镇、双新产业园等地,全面了解我市工贸(印刷包装)行业安全生产现状,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市应急管理局、科工局、生态环境分局、公安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汇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调研组认为,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全市印刷包装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也存在对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执行缺陷显著、安全生产监管资源严重匮乏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调研组建议,一要筑牢安全防线,推进“三同时”工作全面落实。完善审批管理机制,推动将安全设施“三同时”纳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必备条件及前置管理程序。二要精准摸排分类施策,实施闭环式隐患治理。组织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科学分类分级监管,建立问题整改闭环,刚柔并济深化治理,通过警示教育、帮扶指导等方式引导企业主动整改。三要深化立体宣传矩阵,扩大教育覆盖面。“送教入企”精准服务,积极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搭建新媒体传播矩阵,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四要强化协同部门联动,形成安全监管合力。积极推进专项行动与常态化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融入到日常的行政管理和执法检查中。五要拓宽人员补充渠道,充实监管队伍力量。强化安全监管人员队伍建设,配齐建强市镇两级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和安全生产网格员。严格规范人员借用制度,确保执法力量集中在一线,提升整体执法效能。六要强化政策扶持,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鼓励企业积极进行设备更新改造,积极邀请社会专业救援队走进企业,探索在桐城南部建立功能完善、响应迅速的消防站,实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置,为区域安全生产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桐城市人大办 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