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
大会简报总9号迎江区代表团
发布时间:2015-01-21 19:31 | 访问次数:356

 

总 9 号
 
安庆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迎江区代表团
           
 
大会秘书处                         2015年1月20 日
 
1月20日下午,迎江区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代表们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共谋发展大计。
康正和代表说,我对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很赞同。2014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启动之年,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稳中求进,各项工作成绩喜人,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全市人民的工作干劲不减,多项指标位于全省前列。报告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客观实在、全面具体,指出目前工作的不足不遮不掩,改进措施切实可行。计划、预算报告写得很具体、很详细,让各位代表很好地了解全市现阶段的发展大局。2015年充满挑战,也蕴含机遇。报告中提出的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符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符合安庆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安庆要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努力实现新发展,不断加快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建设进程。
李玉萍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对2014年的工作总结点面结合,没有虚的数字,以数据说话,具体务实,成绩有目共睹,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认识清醒。总体来看,政府求发展,重民生、促和谐,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建设上的成就引人瞩目;计划、预算报告让我们看到经济发展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2015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安庆的发展关键靠实干,同时政府要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更好的实现三个强市的目标。
叶 建代表说,这几个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迎江区将认真落实好本次大会的精神,努力使各项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一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着力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二是建设宜居宜业滨江新城区,着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持续加强城乡文明创建;三是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四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管党治党科学化水平,夯实基层基础,着力反腐倡廉。
李 斌代表说,三个报告内容全面、求真务实,令人鼓舞,为安庆的大发展大繁荣增添了强劲动力。迎江区将全力保持区域经济稳定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打造更具魅力的美好家园,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本着“全省居前列,提前达小康”的奋斗目标,为全市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许建国代表说,这几个报告都很务实,重事实,讲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安庆在2014年的发展成绩,体现了为民务实的良好作风。迎江区人大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民主和谐的氛围。
储艳云、李敏代表说,三个报告都非常重视民生,政府着力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医疗联合体建设,在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做法,切切实实为百姓的就医提供了便利。为推进安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议市政府要充分考虑相关政策措施的配套,确保举措能够长久有效的落实;要注重医院的硬件、软件建设,为医疗机构引进人才畅通渠道,努力确保全市人民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傅德汉、倪树松、杨祥龙代表说,赞同以上报告。当前经济形势面临压力,要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要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资金向实体经济流动,让企业得到更多的资金扶持。
柯俊、何家虎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文风简朴,总结成绩很实,分析问题透彻。今年的财政收入指标要充分考虑宜城板块与县域经济的区别;关注将要进行的税制改革;多引进一些独立经营商户入驻宜城。
刘文俊、胡桂友、许得权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很鼓舞人心。税制改革全面推进,如何在政策的框架内,做好相应的工作,既保证企业的发展后劲,又为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几个报告中对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规划从各自不同的方面进行表述,这让我们看到了安庆发展的巨大潜力。我们将从自我做起,履行好职责,为安庆的改革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田辉、游桂林代表说,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全市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报告中专门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生态环保,足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保证清洁的水资源,是关系全市人民健康生活的保障,我们一定要落实好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让安庆人民在碧水蓝天下幸福的生活。
郑志、马静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与高校产学研合作,以及优秀人才的引进都有具体的目标,这为知识青年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育硬件的加大投入和全力推进建设,都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安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