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二十三次、二十四次、二十五次会议分别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市区社会保险基金运行与管理情况的报告》、《关于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我市贯彻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安庆市本级2006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情况的报告》以及《关于宜城板块园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并形成6份《审议意见书》交市政府研究办理。市政府对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有关规定,现将办理情况摘要公布如下:
一、关于市区社会保险基金运行与管理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加大扩面征缴力度。一是加强社会保险稽核。全市实地稽核432家用人单位,涉及劳动者11.6万人,查处了漏报养老保险246人、失业保险2035人、工伤保险1048人、医疗保险274人,核调养老保险缴费基数578.6万元、失业保险缴费基数586.6万元、工伤保险缴费基数516万元、医疗保险缴费基数316.3万元。二是引导下岗失业人员续保。全市新增扩面以及接续关系的缴费人员23568人,其中接续养老保险关系10359人。民(私)营企业参加养老保险新增464户9046人。全市生育保险参保15.0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66.8%。到11月底,市区已有11800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被征地农民,按月领取养老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登记参保人数已达34.1万余人,城镇居民覆盖面达到了57%。
(二)加强基金监督管理。一是加强现场监督,每年的现场监督覆盖面均达到50%。二是加强非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和监测,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时化解基金风险。三是建立基金内部控制体系,范围涵盖征缴、运营、支付、审核、基本信息、凭证档案、报表等,为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加快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设。二是实行社会保险费一票征收。三是优化管理服务流程。
二、关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经积极争取,今年省下拨我市全年低保资金5608万元,生活补贴1084万元,其中市本级低保资金2539万元,生活补贴536万元,市财政配套低保资金1473万元。
(二)加强分类施保,杜绝“人情保”、“关系保”。为了贯彻落实市政府二十项民生工程,切实加强对低保家庭的动态管理,将城区低保对象分A、B、C三类进行管理,突出重点救助,兼顾临时救助,鼓励自主创业。严格执行市政府第65号令,进一步规范低保申请、审核、审批和低保资金的管理、发放等程序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实现低保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将低保工作和就业帮扶紧密结合。市直组织开展了送百个岗位、送千人技能活动,动员3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100个公益性和帮扶岗位。开展了“社保补贴送到人”活动。帮扶零就业家庭“脱零”,我市618户零就业家庭已经全部实现“脱零”。
三、关于贯彻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工作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加强市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根据需要对卫生应急储备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市卫生局还专门制定了《安庆市卫生局应急物资、经费储备、保管与调拨制度》。
(二)加强公共卫生事业队伍建设。为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市疾控中心等4家市直公益卫生单位公开对外招聘高校毕业生,在市纪委、市监察局的全程参与、监督下,市卫生局与市人事局于2007年4月共同组织了招聘工作,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核、公示等程序,择优录取了19名高校毕业生。
四、关于市本级2006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积极整改,加大审计意见的落实力度。市政府办公室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宜政办发[2007]24号),《意见》明确了建立健全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审计整改进度督查制度、审计整改问责制度、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等五项制度,进一步把审计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审计整改工作水平。
(二)切实加强公益性企事业单位的监督。通过对部分市属企(事)业单位税收入库级次情况的检查,查出市级税款混入区级金库1270万元;通过对市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2006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的检查,查出非税收入上缴不及时、违规使用专项资金等八个方面违纪违规金额1亿多元。
(三)加强对财政性投入的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安庆市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暂行办法》。先后组织对皖江大道三期、集贤北路改建等工程初步设计以及集贤北路A段施工图预算、赵朴初故居装饰工程决算进行了财政评审,10个项目报审金额45327万元,审定金额39544万元,审减金额5783万元,审减率为12.8%。
(四)进一步完善城区财政体制。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完善城区财政体制的补充通知》,将原属市本级一部分税收下划各区管理,进一步做大各区收入“蛋糕”,增加区级收入规模。
(五)加强预算管理,深化财政改革。加强和规范全口径预算管理,实行预算内外资金、其他资金、政府性基金收支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单位组织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全面完整地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编制。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网上查询申报改革,市直264户预算单位全部实行了网上查询申报审核,建立起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专线联网基础上的自动化处理程序。
五、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工作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切实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环保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环境问题,并主持召开全市环保工作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将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列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域环境质量、重点环保工作、环境能力建设等指标,确保实现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建立环评前置审批运作机制。编制了《安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建立“首问负责、环评前置、并联审批”的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
(三)强化“三同时”监管,切实解决突出问题。结合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环境问题大检查。集中对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情况、工业园区及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情况、省环保局去年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各级挂牌督办和群众投诉、媒体曝光案件的查处和整改情况等进行拉网式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依法从严处理。对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建立排污总量台帐,每月巡查一次,对今年以来查处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及各级挂牌督办案件,每周巡查一次;对群众投诉案件及时办理并告知举报人,定期跟踪落实情况。
(四)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保障能力。认真做好城区尤其是市开发区和大桥开发区污水管网、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城市医疗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环评及“三同时”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力争早日竣工并投入正常运行,以尽快提高我市的环境保障能力。
六、关于宜城板块园区经济发展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注重规划在先,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是完善园区规划体系。在园区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园区建设详细规划和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市区园区相关规划需上报市政府批准。二是加强园区发展空间研究。三是规范园区工业项目准入条件。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进区发展。四是设置园区投入产出标准。市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和税收收入每亩分别不低于100万元和4万元;其他省级开发区和迎江工业园每亩分别不低于80万元和3万元。
(二)注重硬件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一是提高工业比重。新增建设面积中工业用地面积占新增用地面积的比重不得低于70%。一般项目行政办公及生活设施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用地总面积的7%,进一步明确和重点培育1-3个主导产业。三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三)注重构建融资平台,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二是2007年市财政安排500万元,设立促进园区发展的奖励资金。三是加大财税、金融的支持。
(四)注重节能减排,发展与保护并重。市政府对今后三年的减排任务进行了分解,初步落实了重点减排单位。今年完成了化学耗氧量和二氧化硫削减2%的任务。
(五)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拆迁安置补偿和人才培训引进工作。依法确保被征地农民补偿到位,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吸引人才政策措施。对于进入园区就业的各类人才,依法确保享受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各园区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对引进的高学历或有特殊贡献人才予以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