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履职工作 > 监督工作 >
监督工作

二○一一年第十号审议意见书

发布时间:2013-11-08     阅读次数:
市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29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运用资本市场发展新兴产业情况的报告》以及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的相关调研报告。
会议审议认为,我市企业上市工作起步较早,但总体上看力度不大、成效不理想,运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较少,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短板。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强化了举措,开启了新的征程,对此应予充分肯定。
会议审议指出,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新兴产业,对于我市“调结构、转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市运用资本市场特别是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利用资本市场规模和质量与兄弟城市相比差距明显;二是创新型企业数量较少;三是企业对上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四是部分企业担心上市成本高;五是有些企业担心经上市前的资产评估会导致资产大幅度增加,要补交大量税款和其他费用;六是金融办等专业机构力量配备不足,政府推手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资本市场发展形势,就我市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一要鼓励创业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二要发展风险投资,着力培育上市主体;三要优化上市资源,梯次推进企业上市;四要明确扶持政策,激发企业上市的内在动力;五要抓好协调服务,营造企业上市的舆论氛围;六要强化组织领导,合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期望我市运用资本市场、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在“十二五”期间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为促进“实力安庆、活力安庆、文化安庆、和谐安庆”建设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详见附件: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的调研报告)
   
附件:
关于运用资本市场发展新兴产业
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2011年11月29日
 
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新兴产业,是契合时代脉搏的课题,对于我市“调结构、转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列为今年经济监督工作重点,组织财经工委开展了专题调研。在常委会分管主任的直接领导和精心安排下,8月下旬以来,财经工委会同市政府金融办、市经信委、市商务局等部门,从我市实际出发,重点围绕企业上市工作,深入到市开发区、桐城市、潜山县、迎江区、大观区了解有关动态,实地考察了我市上市公司和已进入省上市资源后备库的10家企业,并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咨询有关专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态势
当前,我国的创新型产业发展正呈现出“百舸争流,百帆竞发”的态势,我市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与挑战。在银行贷款难度大、成本高,特别是国家紧缩银根的情况下,单靠自身积累难以实现升级突破,必须依托利用资本市场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国内外实践证明,比起传统的企业积累,资本市场更能创造企业爆发式增长的奇迹。
全市现有上市公司2家。一是国有相对控股的华茂股份有限公司,自1998年10月7日 在A股上市以来,共募集资金12.57亿元,走出了一条精品发展之路。1997年,仅有纱锭13万锭 、有梭织机1700台、利润1628.69万元、利税4540.81万元、资产总额45367.11万元;到2010年,拥有纱锭52万锭、无梭织机1063台、利润46858.22万元、利税59390万元、资产总额690654.69万元;今年1—9月份,公司净利润达386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1.63%;现有本部及3个工业园,集纺织、烧毛丝光染色、服装、 房地产、典当拍卖、金融投资等多元经营,成为中国棉纺织精品生产基地;可以说,华茂如果不上市,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二是民营的盛运股份有限公司,于去年6月25日在创业版上市,募集资金54400万元;该公司是1997年50万元(实际自有启动资金仅7万元)起家的民营企业,创业初期,无资金实力、无厂房、无设备、无规模,到2003年之间通过三次租赁、二次收购集体和国有企业,多次易址谋求发展;2006年开始瞄准资本市场,注重完善法人治理、诚信规范经营,注重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和品牌战略,注重科技投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上市工作,并邀请在国内资本市场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加盟。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盛运公司从一个旧车间小作坊迅速发展壮大,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25亿元,入库税金3079万元(同比增长43%、比2007年增长6倍),成为桐城纳税第一大户,盛运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幅40%、利润增幅11%;上市一年来,通过对垃圾发电总包商、垃圾发电厂、煤机厂、港机厂等环保行业和输送行业上下游产业的扩展投资,现有母公司及四个生产基地、总资产15.46亿元,固定资产5.4亿元,注册资金2.56亿元,而董事长开晓胜本人的资产由上市前4500万元迅速增长到15亿元。
两家公司的成功上市,为我市发展运用资本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推动企业上市,无论是政府或企业均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对企业来说,上市能解决发展资金短缺瓶颈问题,能快速扩张企业规模,规范经营和管理行为,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知名度,吸引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的成就感。对政府来说,上市企业能上缴大量税收,促进企业运行机制的转换,提供大量的社会就业机会,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显然,企业上市要算“大账”、“战略账”、“长远账”。
调研情况看,我市企业上市工作起步较早,但总体上抓得不力、成效不大。华茂、盛运的上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主动出击,有些具备条件的企业尽管享受了政府扶持政策反而错失良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盛运上市为契机,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举措,开启了新的征程。
一方面,营造了推进企业上市的氛围。市领导尤其主要领导经常带队到基层考察调研、协调督查,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促使企业进一步认识到上市的重要性。特别是今年初,市政府召开“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动员暨表彰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汪莹纯在会上作了全面部署。2月2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肖超英在全市工业强市暨招商引资推进大会上强调:“要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扩大上市后备企业队伍,对有条件上市的企业,采取“拉”和“逼”的方式进行重点跟踪和培育,力争企业上市取得更大进展。”桐城市利用每年的“两会”、三级干部大会和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深度报道,大力营造上市氛围。如白兔湖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老总由衷地感到:“企业上市不是单纯为了钱,而是实现人生价值”,“产品做得再好,只能卖产品;把企业做好,推向市场,才是最好”;该公司现已进入辅导期,上市工作正按计划顺利推进。市开发区的同发设备、潜山县华业化工以及迎江区大金新百等企业上市准备工作业已启动。到“十二五”末,全市上市公司数计划达到7家以上。
另一方面,加大了对上市后备资源的培育。如市开发区的兴化工公司,2005年开始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同开发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生产技术,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省、市级高新技术产品研究成果多项,是世界上极少数掌握相关技术并能实现工业化量产此类产品的厂家之一,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的“863计划”。早在2008年5月25日,市委书记朱读稳带领市直有关部门和市开发区负责人,到该公司就上市工作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朱书记当时决定由市政府支持200万元,随后市开发区支持100万元并连续6年将该企业的地方所得税收返还,支持和兴化工上市。全市初步建立了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有上市培育企业14家,上市意向企业37家左右,其中18家企业已申报进入省上市企业后备库
外,启动了服务上市后备企业的措施比照各地做法,市政府正在制定完善“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若干政策规定”(征求意见稿),从财税政策、项目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如对企业因上市补缴的所得税、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受益财政按照等额全部补助企业用于生产发展;企业在推进上市期间支付的前期费用,可以计入当年经营成本;改制辅导企业进行增资扩股、利润分配、股权转让或资产重组过程中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受益财政等额补贴纳税人;企业上市成功后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以上(目前企业上市可享受省、市、县三级奖励补助约近千万元)等等。各级积极行动,不断改善企业上市环境。迎江区及时成立“推进大金新百上市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加强政企对接,桐城市、潜山县等地对近期拟上市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帮助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我市2010年GDP已近千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在资本市场功能运用上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
1、利用资本市场规模和质量差距明显。现有上市公司数量少,上市公司总资产在全省排名第9位、利润总额全省排名第11位;2010年度股票融资额占银行同期贷款增加额的比例为5.14%,低于全省23.9%的水平。此外,债券市场在全省也处于落后状态,2007年、2009年市城投公司累计发行20亿元的城投债外,今年1-7月份全省债券融资548.5亿元,其中我市仅华茂发行3亿元短期融资券。
2、创新型企业数量少。企业规模偏小且绝大多数属于传统行业,创新能力不足,成长空间有限;有的企业可以上市,但自认为目前资金状况良好,上市后募集的资金没有新项目投资,因此,上市不积极。
3企业对上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企业家观念保守,不想与人合作共赢,怕露“家底”,没有大的志向,不愿上市;有的企业贪图眼前不规范的实惠和方便,不愿走出历史和现实的灰色地带,更怕补税等追溯历史“原罪”,不想上市;有的企业存在畏难情绪,不敢上市;有的企业缺乏上市融资知识,不会上市。
4、部分企业担心上市成本高。据了解,目前企业上市需要支付的前期费用一般为2000万元—3000万元,若不顺利则更多,企业深感压力较大。
5、有些企业担心上市评估致资产大幅增加,要补交大量税款和其他费用。如改制成本、增值税、所得税、原享受的优惠政策、土地、环评等。这次调研的10家企业中,仅股改补缴个人所得税少则几百万元、多达4000多万元,
6、政府推手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各级普遍重视招商引资,而对企业上市工作抓得不紧,冷一阵、热一阵,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不多。扶持企业上市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滞后,而省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6月就出台了《关于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企业上市融资的实施意见》(皖政办40号文件)。懂金融的人才和专业经验相对缺乏,金融办等专业机构力量配备不足。
三、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上市是硬道理。抓企业上市就是最便捷、最靓丽的招商引资。当前,资本市场正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机遇期,风好正扬帆。各级要高度认识企业上市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科学谋划,抓住关键,着力推进上市工作。
1、鼓励创业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关系,广泛宣传企业上市工作的重大意义引导企业家解放思想,克服“小富即满”、“安于现状”的短视行为,提高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积极性,敢于“亮剑”,主动借助资本之力突破发展瓶颈,在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实现质的飞跃。要发挥政府专项资金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新兴产业打造、经营模式改善等方面下功夫,通过上市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2、发展风险投资,着力培育上市主体。要运用资本市场促进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链建设,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内设外联、引导设立一批国有和民营创投公司,包括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健全社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一批新兴的、具有竞争潜力的企业上市。市、县政府可以用扶持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通过公司化运作,注入到有良好上市前景的企业,一旦企业上市成功,将资金抽回,再投入到新的企业,以保证政府资金的效益最大化。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建立和培育产权交易市场,建立投资者进入和退出机制,鼓励现有民营企业出让部分股权引进战略伙伴,以加快上市步伐。同时,发展相应的中介机构,培育诚信的金融环境,吸引增强投资安庆的吸引力。
3、优化上市资源,梯次推进企业上市。要扶持引导上市后备企业注重科技投入,注重人才培养,争创知名品牌,鼓励走低成本扩张之路,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要求,完善法人治理,诚信规范经营,确立目标,规划路径,义无反顾地走向资本市场。要推动有条件上市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以资本、技术、产品为纽带,打造主业突出、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要不断完善市、县两级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遵循“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的理念,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遴选入“省、市重点上市后备资源库”,坚持不懈地进行梯度培育,形成“优选一批、改制一批、规范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做到“指导一个、规范一个、成熟一个、上报一个”,努力扩大我市直接融资规模。
4、明确扶持政策,激发企业上市的内在动力。针对企业耽心的问题,市政府尽快正式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若干政策规定”。建议对企业因改制上市补缴税收中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所涉及的各项行政事业收费予以免收;对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历史沿革、土地、环保、消防、税务等方面的遗留问题,要积极妥善地处理,并大开绿灯为其补办相关手续,提供有关证明文件;对国有改制企业、现成为民企的资产膨胀问题及企业老总个人持有的资产,政府要发文给予认定;对企业上市的前期费用,通过建立企业上市准备资金,由同级受益财政给予10%的补贴,并视情按适当比例先期垫付;对上市后备企业新增项目用地,优先确保;企业因上市进行股改后,原按政策规定未享受完的各项优惠政策继续保留;企业上市成功后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以上;同时,对符合条件不想上市的企业,要进行教育和引导并施以适当的行政压力。
5、抓好协调服务,营造企业上市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政府推进企业上市的工作部署和政策导向,每年开展企业上市对接交流活动,适时召开全市企业上市推进会暨后备企业高管研修班;有针对性地组织券商做好改制上市的辅导,搭建双方合作的平台,避免企业上市过程中走弯路;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后备企业和上市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优先安排各类政策性扶持项目和资金;建立上市融资“直通车”制度,为已上市企业再融资和上市后备企业在改制、资产重组、上市申报等方面的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个性化、全方位服务;利用各种形式,及时报道上市工作动态,企业上市后政府应在报纸上进行公告宣传,强化示范带动效应,营造一个“议上市、争上市、快上市”的良好环境。
6、强化组织领导,合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纵观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无不把运用资本市场当作一件大事来认真对待。各级政府要将运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像抓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那样抓好企业上市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明确责任,努力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要不断完善推进企业上市的体制机制,建立上市公司培育工作责任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充实加强金融办的力量,特别是要引进专业人才;优先推荐上市公司老总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模的候选人,激励其干事创业;对近期重点培育上市的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建立领导分工联系制度,凝聚推动企业上市融资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我市运用资本市场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