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心工作 > 脱贫攻坚专题 >
脱贫攻坚专题

理清思路 抓细抓实 积极探索多种途径推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6-06-07     阅读次数:

 

当前,精准脱贫进入冲锋之时,势必要有攻坚之策。今年以来,宿松县趾凤乡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中央和省市县部署要求,迅速行动,主动作为,以超常规的思维和超常规的举措加以推进。工作中,该乡注重把落实“顶层设计”与推进“基层探索”结合起来,理清思路,把握方法,既立足实际、搞好结合,又立足重点、务求实效,积极探索多种途径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做法有:
一、指挥部+作战图,能征善战抓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队伍能战、工作善战。趾凤乡高度重视脱贫队伍建设,注重战术运用,集中发力、精准发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赢”,确保打出气势、打出成效。一是组建指挥部,集团化作战。成立乡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实行党政“一把手”直接抓,分管领导坐镇指挥,各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举全乡之力推进。调整充实扶贫工作力量,设立乡扶贫工作站,精心选配3名大学本科生专职抓扶贫业务;设立村扶贫专干,8个村扶贫专干全部由年纪轻、懂电脑的村干部担任。截至目前,该乡组建了一支包括市县帮扶干部在内100余人的乡村扶贫干部队伍,实现了帮扶主体全覆盖。加强扶贫干部学习培训,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和省市县文件以及领导讲话精神,深入研究相关政策导向,特别是县里“十大扶贫措施”,让乡村干部熟练掌握政策和帮扶工具,做到思路清、业务精,专业、专心,召之能战、战之必胜。二是绘制作战图,精准化制导。围绕“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脱贫时间表,分村、分年度制定脱贫计划,倒排时序,挂图作战,按图销号。在乡办公大楼入口显要位置安装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全乡脱贫攻坚宣传口号、目标任务、贫困户脱贫台账等情况,倒逼责任、传导压力,督促乡村干部时刻绷紧扶贫之弦,牢记扶贫之责,始终把脱贫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脱贫工作上。
二、全覆盖+零误区,强化宣传抓扶贫
脱贫的步伐要迈得快,攻坚的氛围必须造得浓。现在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精准脱贫政策很多、也很实惠,政策宣传到位,就事半功倍,政策被误解,就可能给工作带来被动。该乡通过做过细思想疏导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策解读,确保政策家喻户晓、入心入脑。一是政策宣传“全覆盖”。在强化贫困户政策知晓的基础上,注重对非贫困户的政策宣传,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会议,讲清评定标准,讲明政策要求,畅通信息传达“最后”一公里,确保宣传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引导非贫困户全面理解扶贫政策,正确看待帮扶措施,消除误解,防止误读,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工作氛围。通过在乡政府、村委会等办公场所,制作宣传牌、刷写宣传标语等形式,及时公开、广泛宣传精准脱贫政策,努力在全乡营造精准脱贫宣传氛围。二是政策解读“零误区”。针对少数群众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和偏差,注重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解读,析事明理,释疑解惑,最大限度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针对贫困村、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心态,及时向群众说明脱贫不是“群众看、干部干”,而是“群众干、干部帮”,政策导向扶贫不扶懒,引导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自力更生改变贫困面貌;针对群众认为脱贫就是送钱送物的想法,及时向群众讲清扶贫不光是生活上“扶贫”,还要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持”,引导群众利用好县里“十大扶贫措施”,在乡村干部帮助下一起想点子、找路子,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工作中,注重把握群众心态,站在群众立场,与群众谈心交心、倾诉倾听,用群众的话讲政策的理,让群众看到了乡村干部帮扶的诚心和决心,促进了工作有效开展。
三、建账+对账 ,精准精细抓脱贫
贫困人口脱贫,重在底数清、计划明、措施准。该乡围绕谁脱贫、什么时候脱贫、怎么脱贫、谁来帮助脱贫等,精心设计台账,严格持账对账,有力有序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分户建账。围绕精准识别,严把入户关、评议关和审核关。乡班子成员分成3个工作组,采取实地查看、走访农户、函询调查等方式,先后组织3次大面积的入户核查,以面对面、背靠背的形式,保证情况清、底数明、评定准。今年以来更是集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发动乡村干部进村入户、摸清底数、核实情况,努力把扶贫对象搞准、把贫困情况搞清、把动态进出搞实。对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严把村民评议、张榜公示“程序关”,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求驻村干部逐户签字审核,凡出现信息不实的,严格问责。此外,乡主要负责人还亲自上门走访,比对核实,精确锁定。在盘清“明细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精心设计贫困户脱贫台账,对贫困户家庭每一个人口信息、户致贫原因、户有资源和优势、脱贫需求、帮扶责任、帮扶措施、拟脱贫时序进度等进行详细设定,实行对象和需求清单、目标和时限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等“四单合一”,做到“一册在手、应有尽有”。台账在设定帮扶措施时,该乡采取入户座谈、面对面交流、互动式商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乡村干部与贫困户一道共同制订脱贫措施,真正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目前,全乡8个贫困村2016年拟脱贫的237822人全部按照要求,量身定做了个性化台账,所有信息均由贫困户签字确认,所有帮扶责任人人手一本,所有脱贫户自存一本,让大家一目了然,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二是定期对账。对年度既定台账的落实情况,乡里采用“持账督查”、进度调度等方式,实行对账检查,定期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对台账任务完成情况,一律通过乡信息平台予以通报,按期完成任务的,及时对账销号;没有完成任务的,加强督办,限期完成,确保年底清账、不留欠账。
四、产业+就业,长短结合抓扶贫
产业脱贫需要长抓长效,就业脱贫短期内便可见分晓。该乡坚持长短结合,采取产业与就业相支撑的方式,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实施产业脱贫工程。确立主导产业。针对趾凤山区环境和气候条件,邀请农业专家对土壤和水质指标开展调查,精心筛选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有绿茶、石斛、葛根、生姜、菊花和油茶等。随后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自主选择“一村一品”产业,成立相应的专业合作社,通过大户示范和规模效应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实施“旅游兴乡”战略,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和县民俗博物馆、白崖寨等景区,打响全省首批优秀旅游乡镇、省级红色旅游乡和环境优美乡品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创建和“三线三边”环境治理,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让青山绿水成为脱贫“金饭碗”。出台扶持产业和旅游扶贫的实施办法,鼓励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对评定的三星级、四星级农家乐分别奖励2万元、3万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引进龙头企业。为发展茶叶主导产业,该乡引进县茶叶公司,流转土地400亩实施老茶园改造,并建成一座日加工800公斤干茶的茶叶加工厂,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统一包装并使用“白崖寨”商标,统一定价、统一收购;乡村无偿提供苗种和种植、管理技术,邀请县供销社和组织乡农技站技术员定期开展培训,有效解决贫困户缺技术、无销路等实际困难。在乡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今年开春新种植茶叶800亩,带动贫困户 300户。实行财政补贴。乡党委、政府克服财政困难,出台产业发展“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在县产业奖扶政策的基础上,每亩另行补助200元,推动各村形成特色产业。目前,团林、趾凤、龙溪的绿茶,南冲的石斛,吴河、月丹的菊花,老岗的生姜,九重城的油茶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2家本地农产品电商也已完成注册并开始运营。二是实施就业脱贫工程。据乡主要负责人测算,按照贫困户2016年人均3074/年的脱贫标准,6口之家只需年收入1.9万元即可脱贫,而目前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最低也能达到2万元/年,因此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说,“就业一人、全家脱贫”。该乡通过采取技能培训、介绍到县经开区就业等方式,搭建就业桥梁,提供服务指导,今年以来共帮助140个贫困人口稳定就业,有望实现预期脱贫。
五、片长负责+一票否决,压实责任抓脱贫
推进脱贫攻坚,只有责任落实才有工作落实。该乡通过实行片长负责和“一票否决”,层层压实乡村干部主体责任,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全力抓好脱贫工作。一是实行乡片长负责制。改变过去乡里对8个行政村直接管理的模式,在均衡考虑干部能力及各村规模、脱贫难易程度的基础上,成立3个责任片区,打破“大呼隆”格局,实行层级式管理。各责任区设片长、指导员各1名,乡机关所有干部全部下沉,担任相关责任片区帮扶责任人,并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责任区实行片长负责制,片长和帮扶干部定期向乡党委、政府报告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倒逼片区抓好工作落实。二是建立村“一票否决”制。完善村级绩效考核,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村级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年度目标任务未完成的村,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并严格追究村主要负责人责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每年对全乡所有村干部包组到户、台账完成等情况实行百分制考核。具体操作中,将贫困户代表和村民代表、乡政府班子成员、乡直相关二级机构负责人的评分按5:3:2比例加权计算考核得分。强化结果运用,实行奖优罚劣,对考核优秀的村干部予以表彰和适当的物质激励,对考核得分最后2名的村干部实行“末位淘汰”,此举让村干部身上有压力、心里有责任,履职尽责、积极作为,促进脱贫工作整体推进。